前天,梅根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段全家为万圣节做准备的健康温馨视频,多年来始终在网络上对子女面容进行遮挡后华夏国际,终于让王室粉丝们能够看到孩子们的真容。

虽然视频中看得较模糊,但对于以往,两个孩子出现要不是给背面,要不就是脸部打上马赛克。看来这次是有意而为之。
对于两个孩子,特别是身为长子的阿奇,已经到了求学的时候。前些日子,前一秒刚传出哈里王子悄悄给儿子阿奇报了英国伊顿公学,全网都在猜这是不是他们要回英国、修复王室关系的信号;结果不到24小时,哈里的发言人就火速辟谣,说“压根没这计划”。
可这看似简单的“传闻反转”背后,藏的却是哈里和梅根吵翻了天。
01
一直以来,知道哈里和梅根的人,都知道哈里是凡事以梅根为主、凡事梅根说了算。要不,为了梅根,他能退出王室,离乡别井搬去美国,甚至能写回忆录爆自家的黑料,把王室那点隐私全抖在公众面前。

可这次面对阿奇的上学问题,哈里却罕见地硬气起来,哪怕和梅根吵翻,也不肯松口。说白了,他执着的根本不是“英国教育多好”,而是怕“最后一根纽带断了”。
哈里自己就是伊顿公学毕业的,虽说他后来在回忆录里写过,在伊顿的日子不算多开心,可那毕竟是他成长的地方,更是他和英国王室连接的“符号”。
他心里比谁都清楚,自从他和梅根搬到美国,阿奇和莉莉贝特见查尔斯的次数用手指头都能数过来:查尔斯加冕礼,只有哈里一个人回去;孙辈生日,也只能在社交媒体上发句轻飘飘的祝福。
王室内部的人早就说过,查尔斯其实“特别想孙辈”,可因为和哈里的关系僵着,连亲近的机会都没有。
哈里怕,要是阿奇从小在美国长大,接受的是全美式教育,那和英国王室的联系,就只剩“血缘”这两个字了。到时候别说查尔斯认不认这个孙子,连阿奇自己可能都觉得“英国王室和我没关系”。
所以他才铁了心要让阿奇在英国上学,哪怕只是“某种形式”的教育也行。他想借着学校这个由头,让孩子多回英国,多和查尔斯相处,把这断了的祖孙情、王室血脉给续上。
而且哈里心里还有个小算盘:他一直没承认自己“背弃了英国”,要是孩子能在英国上学,就等于向外界证明,他没忘本,还想让子女和自己的“根”绑在一起。

可梅根偏不理解,觉得他这是“没事找事”。有知情人士说,哈里甚至可能没和梅根商量,就私下跟别人提了“让孩子回英国上学”的想法,梅根知道后又气又慌,觉得哈里根本没把她的意见当回事,更没考虑过她在美国的事业和生活。
毕竟梅根早就不是那个刚嫁入王室、小心翼翼的“外来者”了,她在美国有自己的圈子、自己的工作,早就把家安在了这里,怎么可能愿意让孩子再回英国,重蹈她当年“被王室规矩绑住、连呼吸都不自由”的覆辙?
以前哈里总把梅根的感受放在第一位,可这次他却不肯让了。他知道华夏国际,这不是夫妻间的小打小闹,而是关乎阿奇未来、关乎他和查尔斯父子情的“大事”。要是这次让梅根说了算,阿奇留在美国,那他和王室的最后一点联系,恐怕就真的没了。
02
据说,梅根听到哈里的计划时,第一反应是“惊呆了”,接着就是毫不客气的反对,甚至觉得哈里这想法“简直荒谬”。
很多人觉得梅根太强势了,连孩子的教育都要管到底?其实,她的反对,是因为她自己的经历和观念,不是凭空找茬。

梅根打心底里不认同英国的寄宿学校制度。她是美国人,在美国,寄宿学校大多是给高中生或者大学生上的,很少有家长会把年幼的孩子送去寄宿。梅根不止一次公开说过,觉得让小孩子离开家去寄宿“太残酷”,是“野蛮”的做法。
她自己从小和母亲关系特别好,习惯了家人每天在一起的生活,怎么可能愿意让阿奇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,去一个陌生的学校住?
更何况,她当年在王室的日子并不好过,总觉得自己“被压抑、被排挤”,她怕阿奇去了英国,哪怕是去学校,也会受到王室的“束缚”,重蹈她的覆辙。
其次,梅根早就在美国扎下了根,再也不想回英国那个“伤心地”。
自从2020年和哈里一起退出王室,她就在美国加州开启了新生活:拍纪录片、做公益、搞自己的事业,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,完全融入了美国的生活节奏。
对她来说,美国是“自由的地方”,是能让她做自己的地方;而英国,是让她“受委屈、被议论”的地方。她好不容易摆脱了王室的阴影,怎么可能愿意让孩子再回去,和那个让她不开心的地方扯上关系?
更让梅根不满的是,哈里可能没和她商量就做了决定。知情人士说,梅根觉得哈里“太自私”,根本没考虑过她的感受。要是阿奇去英国上学,她要么得跟着去英国,放弃自己在美国的事业;要么就得和孩子分开,这两种情况她都接受不了。

而且梅根一直觉得,孩子的教育应该以“开心、自由”为前提,不是为了什么“王室血脉”“家族传统”。
她想让阿奇在美国长大,接受现代的美式教育,不用被“王子”的身份绑住,不用活在公众的目光里,就做个普通的孩子。这和哈里想的“续王室血脉”,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方向。
梅根的反对,其实也是在维护自己的“生活方式”。她不想因为孩子的上学问题,再被拉回王室的纷争里,更不想让自己好不容易建立的新生活被打乱。对她来说,哈里的计划不是“为了孩子好”,而是“为了王室,牺牲孩子的幸福”,所以她才会这么激动,哪怕和哈里撕破脸,也不肯让步。
03
这夫妻俩的“大战”里,最有意思的角色其实是查尔斯国王。
按理说,儿子和儿媳吵架,作为长辈,他要么出来劝和,要么保持沉默;可查尔斯却悄悄站在了哈里这边,还被人曝出“特别开心”,只是不敢明说。

查尔斯为啥开心?因为他太想孙辈了。自从哈里和梅根去了美国,他见阿奇和莉莉贝特的次数屈指可数。有时候想看看孙辈的照片,都得通过别人转达;逢年过节,也只能在社交媒体上发句祝福,连个面对面的拥抱都没有。
王室内部的人说,查尔斯其实“特别思念孙辈”,只是因为和哈里的关系不好,不好意思主动提想见孩子。现在哈里想让阿奇在英国上学,意味着阿奇以后会经常回英国,查尔斯就能名正言顺地见孙子了,他怎么能不开心?
可查尔斯为啥不敢明着支持哈里?因为他怕“惹麻烦”。
一方面,他怕触怒梅根。梅根本来就对王室有意见,要是查尔斯公开支持哈里,梅根肯定会觉得王室在“干涉她的家庭事务”,说不定会闹得更大,到时候不仅哈里和梅根的关系更僵,连他和哈里的父子情也会受影响。
另一方面,王室内部也有顾虑。毕竟哈里和梅根是“退出王室”的人,要是查尔斯公开支持他们,会让外界觉得王室“没规矩”,甚至会猜测哈里一家是不是要“回归王室”,打乱王室现有的秩序。
还有更微妙的一点:之前传出“哈里为阿奇报伊顿公学”的消息时,王室没有第一时间否认,可等哈里这边辟谣后,王室也没再多说一句话。
其实,这背后其实藏着王室的“小心思”:他们既想让阿奇来英国上学,续上祖孙情;又怕哈里一家借着“上学”的由头,重新回到公众视野,甚至给王室带来更多争议。

毕竟哈里和梅根之前爆过王室的黑料,王室对他们早就“又怕又防”。 所以查尔斯只能“暗挺”:心里开心,却不敢说出来,只能默默关注着事情的进展。
他既希望哈里能说服梅根,让阿奇来英国;又怕事情闹大,影响王室的形象。这种“想做又不敢做”的矛盾,简直把王室的“小心思”暴露得一览无余。
结 语
这场“阿奇上学风波”,从表面上看是“选学校”的问题,可实际上,是哈里的“王室血脉执念”和梅根的“美国自由追求”的矛盾之战,是查尔斯的“祖孙情渴望”和王室的“秩序顾虑”的拉扯。
哈里想借着教育续上和王室的联系,梅根想借着教育保护孩子和自己的新生活,查尔斯想借着教育多见孙辈,可他们每个人的想法,都绕不开“王室”这两个字。
可最无辜的,其实是阿奇。他只是个孩子,却被卷进了成人的纷争里,成了夫妻博弈、王室暗战的“筹码”。

至于这场风波最后会怎么收场?现在谁也说不准。哈里会不会一直硬刚下去?梅根会不会松口?查尔斯会不会忍不住出来帮哈里?王室还会不会有新的“反转”?只能说,王室的瓜,永远不会让你失望。
东方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